“致良知,知行合一”支撑起了伟大的人性|《生命·成长》第二季 彭凯平(第三期)
▲「此念」嘉宾 彭凯平
导读
在彭凯平教授的第1-2集采访纪录片中,我们知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点击回顾),快乐产生福流,福流由人创造(点击回顾)。
在6500年的进化史中,人为什么能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首?
比人残忍、野蛮、自私、吝啬的动物有很多,比人力气大、跑得快、活得久的动物也有很多,那么人绝不是靠生物共有的动物本能打败其他生物。使我们超凡脱俗成为人,这个特性叫积极的天性,它让我们从食物链最中间一跃而成为食物链上最顶尖的生物。
本期彭凯平教授将与「此念」分享,人性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伟大的人性?怎么去理解积极心理学?为什么善良对人类如此重要?
cinian
▲点此观看
《生命·成长》第二季 彭凯平(第三期)
彭凯平
长江学者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
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著有《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等
《生命·成长》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01
人之初 性本善
在实践中发挥积极天性
彭凯平: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人类独特的,而动物没有的特性。残忍、野蛮、凶狠、毒辣不是人性,是人身上的动物本能。人作为动物,肯定有这种本能。
本能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当我们走投无路、生死攸关、走入绝境做不了人的时候,只能做野兽,兽性就被激发出来了。什么时候愿意做人?当我们开心、富裕、和平、健康、正常的时候,我们就是人。
彭凯平:现实的真实含义是真实。很多人说的现实不是真实,而是他们想当然的个人印象。人性就是一个很真实的话题。
有些人把负面说成真实,把黑暗说成现实,这都是错误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正常状态。为什么没有去做人做的事情?可能因为这些说法、想法、做法、看法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所以我特别提倡王阳明先生的说法“致良知,知行合一,吾心光明”,当你真正发现人类的积极天性,再做到它,那就吾心光明。如果你总相信丛林原则、斗争哲学、优胜劣汰,你肯定会活得不开心,社会也不会进步和发展。
所以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得从根上改变人性认识,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对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挑战——抛弃斗争哲学、丛林原则以及人性没有善恶之分的错误理解,人性早有善恶之分。
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是耶鲁大学的著名学者,他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邀请6个月大的婴儿去观看两种类型的视频,一种是人帮人,另一种是人害人,通过播放不同的视频来观察婴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婴儿在看见人互相帮助时则露出灿烂的微笑,而看见互相伤害则露出厌恶的表情。
婴儿没有经过任何道德教育,也没有经过任何思想宣传,这说明人天生就喜欢好人好事,不喜欢坏人坏事。你非得说人性没有善恶之分,那是因为成年人受了精神污染、心理误导以及很多错误邪说的干扰,才产生了错误判断,你那个不是现实,孩子的天性才是真正的现实。
积极心理学就是提倡人性的科学,讲人应该怎么做,讲人做好的事情,而做好的事情和做人一样动人、美丽、生动。
02
致良知 知行合一
支撑起了伟大的人性
彭凯平: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极心理学最核心的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理论基础,称之为积极天性假说,就是致良知。做积极的事情是道法自然、弘扬人性的事情,所以人就很自然、很顺,做事也会事半功倍。做积极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自然和开心的事情,所以提到积极心理学,大家都眉开眼笑。
有些人谈论积极心理学特别热火朝天、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相反,大家开始流眼泪、痛哭,那肯定是在谈论消极的东西。积极天性假说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之上,它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就是行动,知行合一。积极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落实抓手就是要去动。人不是待在那、躺在那、歇在那,而是动出来的。
生命在于运动,积极也在于行动。所以一定要把人类行动的天赋用到极致,动不光是身体动,思想也得动。
彭凯平:对。无论是人脑思考或者身体运动,这都是行动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在这两个核心观点之下,我们可以做很多分析。比如说人类有哪些积极天性?人类有同理、有道德、有智慧、有审美、有团结、有互惠、有善良、有意义感等等,你可以从中做很多研究。
那么人类的行动有哪些?我们幸福的微笑、美好的关系、甜蜜的爱情,还有学会欣赏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等等,最重要的支柱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它可以支撑起人类伟大的人性。
03
积极心理学不仅推崇积极的情绪
也认可负面情绪的意义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也不是说让人傻乐。现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除了真实之外,还能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你开心,结果把自己作没了,那就没有意义。
现实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对人有意义、有价值。研究表明有一些负面的心理其实也是正常的,也是有意义的。
比如:明天就要考试,你一点紧张感都没有,那么你肯定考不好,所以有紧张感没问题。别人伤害了你,你一点愤怒都没有,那你绝对是待宰的羔羊,因此你一定要有愤怒。
那些被PUA的女孩和男孩,如果一点愤怒都没有,那你无法摆脱他魔爪的控制;外国人入侵中国,如果你一点愤怒都没有,那就只能做亡国奴。所以负面情绪,它是有意义的。
积极心理学从来不是要你否定这些负面现象的存在以及它的意义。关键是怎么面对?你以负面对负面,那就是负负相减;你以正面对负面,你就可以战胜它、超越它,控制它和管理它。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两重含义:一是知道怎么去想;二是知道怎么去做。“梅花香自苦寒来”,你得去做很多事情。
04
善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彭凯平:当善变成一种力量,它不是一种感受,更不是一种想法,它一定是一种行动。
所以善讲的是善行,培养人类的善行很重要。善行,容易让你得到支持、关怀、帮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善行叫感恩。越会感恩的人,通常他得到的支持、同情、关怀就越多。
对于寒门子弟,善其实就是晋升之阶。因为你善,人家愿意同情、关怀、支持、帮助以及照顾你;对于那些成功的人士,因为你善,人家愿意追随、爱戴和拥护你,这时候你力量就会增加很多。如果你恶,那么大家一定会躲着你。
彭凯平:对,敬而远之,甚至是惹人厌恶。这个社会从来都不是靠单打独斗、个人力量来运行的,而是靠大家的力量,你和其他人。
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
在中国人心中,最高的道德就是“上善若水”。如果善变成善良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2022年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生命·觉者》原班人马
历时两年制作,再次诚意出品
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
第二季嘉宾名单
尹烨|华大集团CEO,科普大V
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
彭凯平|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严伯钧|科普作者,“得到”《西方艺术课》讲师
田宏杰|儿童心理学教育专家
董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叶逊谦|戏剧教育者、导演
黄仕明|生生不息催眠学院创始人
郝景芳 | 雨果奖《折叠北京》作者童行学院创始人
陈海贤 | 心理学家、心理作家
约格·迪尔克斯|一行禅师德国正念禅修中心导师
李松蔚|心理学科普大V
杰弗瑞·萨德|“现代医疗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大弟子
约翰·贝曼|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
奥托•夏莫 | U型理论创始人
徐蓓 | 《九零后》导演
叶斌 | 心理学家
▲点击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成长》第二季纪录片
- END -
▲ 向上滑动阅览
彭凯平教授新书推荐
《孩子的品格》
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孩子更需要具备积极的品质应对现实挑战。好的品格优势能伴随孩子一生,是孩子成功路上的阶梯。它不仅能让孩子感知幸福,亲近社会,还能规避伤害行为,减缓压力和创伤事件带来的身心影响,更快复原。
品格优势并非天生,父母的后天教育尤为重要,顺应人类积极天性的教育才能调动起孩子所有的能量不断探索、创新、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领导并影响更多的人。
彭凯平教授总结近30年的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海量数据,详细讲解了培养孩子品格优势的8个核心要素:
情绪力:接纳、理解、管理自身情绪
抗逆力:坚韧,心怀目标不放弃
自我效能: 激发自身潜力,勇于突破
自控力:自律、自洽,不惧诱惑
天赋优势:欣赏自己,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专注力:全情投入获得巅峰体验
善良:懂得感恩,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
“王者之力”:创造力、审美力、同理心,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心理学是探寻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这本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让家长言传身教,有意识地引导、保护、强化孩子的好奇心、专注力、成长型思维等积极天性,帮助孩子形成品格优势,成就幸福人生。
名家推荐:
积极教育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宝贵资源。我曾比喻积极教育是在山上放置护栏,防止人们掉下去。彭凯平教授则将积极教育融会贯通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中,让养育者更加开明积极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马丁·塞利格曼
“积极心理学之父”、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1996年)
什么样的教育能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哪种能力才是未来世界里的核心竞争力?很高兴能在彭凯平教授和闫伟博士的这本书里看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积极教育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更广阔的视界和更坚韧的品格,还有更亲密的家庭关系。
——菲利普·津巴多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2002年)
积极教育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点亮了人的积极天性,让孩子拥用终身学习的原动力,保持灵性、张扬个性、发挥创造性,用内在的优势应对各种挑战,凭借自身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出生命的价值。积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朱永新
中国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学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拥有积极品格的孩子享受探索未知的乐趣,当遇到很大的学习压力时,即便没有外界奖励,他们仍保有挑战高难度的热情和毅力。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习好,对待生活也乐观、不轻言放弃。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彭凯平教授和闫伟博士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值得细读。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总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我每一次都回答“你成长了自然就能影响孩子”。彭凯平教授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讲的就是父母如何言传身教,有意识地引导、保护、强化孩子的好奇心、专注力、成长型思维等积极天性。这是一本有效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行动指南。
——樊登
樊登读书首席内容官
彭凯平教授新书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购买请点击下图
👇
【此念】赠书福利
在生活中,
善行对你人生有哪些重大影响?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彭凯平亲笔签名
《孩子的品格》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2年2月24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赵天玮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发现孩子的天赋,有多重要?
《生命·成长》第二季彭凯平(第一期)
尹烨:如何让孩子对生命有深层次的觉知?
《生命·未来》(第八期)
李一诺:无条件的爱就是完全接纳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